兩個改性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
在改性塑料制品的生產中,裂紋、破裂與溢邊是常見的質量缺陷,可從塑件結構設計與注塑工藝設備兩方面針對性解決,以提升產品合格率。
一、從塑件結構優化解決裂紋及破裂問題
塑件的結構設計直接影響應力分布,不合理的結構易導致局部應力集中,引發裂紋或破裂,需重點關注以下兩點:
消除尖角與缺口的應力集中
尖角、缺口是應力集中的 “重災區”,塑件設計時應盡可能采用大圓弧過渡,最佳轉角圓弧半徑建議為壁厚的 0.6 倍 —— 圓弧過渡可分散應力,避免局部應力超過材料承受極限。若因功能需求必須保留尖角或銳邊,也需設置至少 0.5mm 的最小過渡半徑,通過小圓弧緩解應力集中,減少裂紋產生。
優化帶金屬嵌件的塑件設計
金屬嵌件與塑料的熱膨脹系數差異顯著(熱塑性塑料的熱膨脹系數是鋼的 6-11 倍、鋁的 3-6 倍),冷卻過程中嵌件會阻礙塑料收縮,產生巨大拉伸應力,導致嵌件周圍出現裂紋。解決對策包括:
優先選用熱膨脹系數接近樹脂的金屬(如鋅、鋁、銅)制作嵌件,減少收縮差異;
采用高分子量樹脂生產含嵌件的塑件,其抗裂紋性更強;
增加嵌件周圍的塑料壁厚(具體最小壁厚需根據塑料品種調整,如 PC 嵌件周圍壁厚建議≥2mm),通過充足的材料緩沖收縮應力。
二、改性塑料溢邊問題的成因與解決
溢邊指塑件分型線或模具密封面出現的薄飛邊,主要源于模具合模不嚴密或注塑壓力異常,可從注塑機與工藝參數兩方面排查:
注塑機設備因素
若注塑機拉桿變形或長度存在差異,會導致動、定模板無法嚴密合攏,分型面出現間隙,進而產生溢邊。需定期檢查拉桿的直線度與長度一致性,通過校正或更換拉桿,確保模板平行貼合,消除合模間隙。
注塑壓力與合模力不匹配
當注射壓力超過模具合模力時,分型面會被 “撐開” 產生溢邊。解決時需核算成型壓力:塑件投影面積與模具內平均壓力的乘積,若超過設備合模力,可通過以下方式調整:
降低注射壓力、縮短射料桿行程或減小澆口截面積,減少熔體對模具的沖擊力;
縮短保壓時間,避免持續高壓導致分型面滲漏;
減少型腔數量(如從 4 腔改為 2 腔),或換用合模力更大的注塑機,確保合模力足以抵抗成型壓力。
通過結構優化減少應力集中、通過設備調試與參數調整平衡注塑壓力與合模力,可有效降低改性塑料制品的裂紋、破裂與溢邊缺陷,提升產品外觀與結構穩定性。